高通遭遇反壟斷 國產廠商能得到什么

2014-08-04 09:58 來源:電子信息網 作者:鈴鐺

自從高通陷入壟斷調查以來,人們都在高呼國產廠商反擊的時刻已到。并且有些國產廠家確實已經開始蠢蠢欲動。

高通在移動芯片領域是技術和經驗上的領跑者,其在4G芯片領域的成就更是無人可及。今年市場上80%的4G芯片來自于高通,其主要采用芯片和技術專利費用捆綁的形式收取高額費用,讓國內廠商苦不堪言。

在確實壟斷事實之后,高通開始進行一些示好行為,其高層不僅配合調查并且表示將大力投資中國的芯片生產行業(yè)。壟斷性質的確定和高通配合的態(tài)度都讓一些業(yè)內人士認為國產廠商的春天已經來到。但是從長遠來看,國產廠商的寒冬還遠遠沒有過去。

手機廠商短期受益或為減負

去年高通的凈利潤為68.5億美元,利潤率高達32%,而華為的利潤僅為1.2%,聯想則為0.4%,與高通相比,國內的手機廠商拼死拼活卻只能賺一點辛苦錢。并且這一現狀在高通接受壟斷懲罰后并不一定會得到改善,即便高通降低了專利授權價格。但在技術和實力上國產廠商仍然無法追趕高通,高通仍舊是市場的第一選擇,并且依舊對中國公司區(qū)別看待。

高通與國產廠商的利潤相差究竟有多懸殊,可以用華為創(chuàng)始人任正非的一句話來體現“一個手機賺30元,這算什么高科技、高水平?”如此懸殊的利潤表現,加上與蘋果、三星等國際公司的不同待遇,讓中國手機廠商對高通普遍 “怨恨交加”,同時懾于其產品和專利的影響力“敢怒不敢言”。

那么在高通迫于政府的壓力下調專利費用,并且對國內產業(yè)鏈進行扶持之后,國產廠家究竟能得到什么呢?想要徹底擺脫高通幾乎是不可能的,國產廠家只能在高壓之下獲得喘息的機會。

以一部手機生產價格800元、出廠價1000元計算,如沒有選用高通芯片產品,則需要繳納50元的專利費;如果高通將專利收費降至4%,并按跟蘋果、三星等公司一樣按照生產價格收費,那么只需繳納32元;不計其他因素,將提升該公司近2%的毛利率。若選擇高通芯片產品,涉及的“減負”金額將更多。

評論人士指出發(fā)改委確定高通壟斷事實,其專利授權費降低到一個可以接受的水平,中國的手機廠商的確可以活得滋潤些,但國產手機商大多缺乏創(chuàng)新能力與核心專利,低利潤率的飽和競爭局面在短時間內無法扭轉。

1 2 > 
華為 高通 專利

相關閱讀

暫無數據

一周熱門